埃弗顿能否复制罗马奇迹,重铸辉煌?
2025年的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,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重塑,随着美国资本对联赛所有权的控制比例突破50%,英超的竞争格局、俱乐部运营模式乃至足球文化都在悄然转变,在这股浪潮中,埃弗顿——这家曾九次夺得顶级联赛冠军的老牌劲旅,正成为焦点,其美国所有者能否借鉴同样由美资主导的罗马俱乐部的复兴经验,带领“太妃糖”走出低谷,再次迈向伟大?这不仅关乎一支球队的命运,更折射出全球足球资本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。
自21世纪初以来,美国资本逐渐渗透欧洲足球,但近年来的速度与规模堪称“海啸”,据2025年最新统计,英超20家俱乐部中,已有11家由美国财团或企业家控股,包括曼联、阿森纳、利物浦、切尔西等传统豪门,若算上部分参股或商业合作,美资影响力已覆盖联赛的每一个角落。
这一趋势的背后,是英超作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足球联赛的吸引力,其电视转播收入、国际化粉丝基础以及成熟的商业开发体系,为美国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回报预期,芬威体育集团(利物浦所有者)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将球队打造成欧冠常客;克伦克家族(阿森纳控股方)以跨界营销激活品牌潜力;而伯利财团(切尔西所有者)则试图以“美国职业体育模式”重构俱乐部运营。
美资的涌入也引发争议,批评者指出,资本逐利本质可能削弱足球的社区属性,例如格雷泽家族对曼联的杠杆收购曾让俱乐部背负巨额债务,美国老板对“欧洲超级联赛”等激进计划的推动,暴露了与传统足球价值观的冲突,如何在商业成功与足球传统间找到平衡,成为美资掌控者的共同课题。
在意甲赛场,罗马俱乐部的蜕变被视为美资成功的典范,2019年,美国弗里德金财团收购罗马后,初期因文化隔阂与管理混乱遭遇质疑,但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,罗马在2020年代中后期重回争冠行列,并于2024年夺得意甲亚军、欧联杯四强,其经验可总结为三大支柱:
长期主义与本土化运营
弗里德金集团摒弃了“快速变现”思维,投入重金升级青训体系与主场设施,同时保留意大利籍高管主导足球事务,聘请前意大利足协技术总监负责转会策略,确保引援符合意甲战术风格,这种“全球资本+本地智慧”的模式,缓解了球迷对文化殖民的担忧。
数据化与青训融合
罗马引进美国体育流行的数据分析系统,用于球员伤病预防与战术优化,但并未完全依赖算法,其球探网络将数据与实地考察结合,重点挖掘意大利本土新星,如2023年签下的天才前锋科隆博,后者成为球队进攻核心。
社区重塑与品牌叙事
罗马通过纪录片、社交媒体与线下活动,强化“永恒之城”的认同感,老板丹·弗里德金多次参与社区公益,将俱乐部发展与罗马城市复兴绑定,赢得了当地球迷的信任。
埃弗顿的现状与昔日的罗马惊人相似:战绩低迷(2024年仅排名英超第15)、财务受困(因违反盈利规则遭扣分)、球迷不满,其美国老板莫胥礼虽自2016年入股,但此前因战略摇摆备受批评,2024年,莫胥礼聘请前罗马体育总监蒙奇出任埃弗顿技术顾问,标志着“罗马经验”的直接移植。
蒙奇的到来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:
埃弗顿的挑战远多于罗马:英超竞争更激烈,且球队缺乏欧冠吸引力;古迪逊公园球场容量有限,限制了比赛日收入;英超的盈利规则比意甲更严格,容错空间更小。
足球经济学家马库斯·汤姆森指出:“美国资本擅长商业开发,但足球的成功需要竞技成绩支撑,埃弗顿若想复制罗马之路,必须避免‘NBA式’的短期博弈,而是将青训与球场建设视为十年投资。”
前埃弗顿队长菲尔·内维尔则提醒:“球迷要的不仅是财务报表,更是对俱乐部的认同感,罗马的成功在于让球迷相信‘资本是为球队服务的工具’,而非相反。”
美资掌控半个英超已成定局,但资本并非万能钥匙,埃弗顿的未来,取决于能否将罗马经验与英超现实结合——在数据化管理与社区情怀间找到支点,在商业野心与足球传统间达成和解,2025-26赛季,随着新球场建设计划推进与青年军的成长,“太妃糖”或许正站在复兴的拐点,这场实验若成功,不仅将重塑埃弗顿的命运,更将为全球足球的资本时代写下新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