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2025年5月22日晚,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市发生一起恶性暴力袭击事件,造成数十人伤亡,这一悲剧不仅震惊了德国社会,也让本应沉浸在足球狂欢中的体育界陷入沉重,原定于次日举行的拜仁慕尼黑德甲联赛夺冠庆祝活动紧急宣布取消,俱乐部主席赫伯特·海纳在声明中强调:“在此刻,足球必须退居其次,我们与受害者及其家人同在。”刚刚被任命为拜仁新帅的文森特·孔帕尼率全队公开祈愿和平,呼吁以体育精神凝聚社会团结,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体育在重大危机中的特殊角色——既是情感的寄托,也是跨越分歧的桥梁。
袭击阴影下的足球之城
慕尼黑作为德国足球的核心城市,本应在5月23日迎来一年一度的“冠军庆典”,拜仁慕尼黑在此前一周提前锁定了2024-2025赛季德甲冠军,实现史无前例的十四连冠,按照传统,球队将乘坐敞篷巴士巡游玛利亚广场,与数十万球迷共庆胜利,袭击事件彻底改变了城市的氛围。
案发当夜,慕尼黑中央火车站附近发生持刀袭击及爆炸事件,警方确认系极端组织“觉醒军团”所为,截至23日上午,事件已造成17人死亡、34人受伤,其中多名伤者为儿童,德国总理奥拉夫·朔尔茨宣布全国哀悼三日,并誓言“以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”。
在如此背景下,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于23日凌晨紧急召开董事会,一致决定取消所有庆祝活动,俱乐部官网将首页换成黑丝带图案,并发布声明:“我们的心与受害者同在,足球的快乐在此刻必须让位于对生命的尊重。”队长托马斯·穆勒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“慕尼黑本是充满欢笑的城市,今夜却被撕裂,请保持坚强,我们与你们同在。”
孔帕尼的“和平宣言”:从教练到精神领袖
这场危机也让刚刚履新的拜仁主帅文森特·孔帕尼站到公众面前,这位比利时教原定于庆典当日正式亮相,却在袭击后主动要求调整日程,转而组织球队参与哀悼活动,23日中午,孔帕尼带领全体球员前往慕尼黑圣神教堂,在烛光中为遇难者默哀。
面对媒体,孔帕尼以英语和德语双语发言:“足球不仅是竞技,更是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,当仇恨试图分裂社会时,体育必须成为团结的象征。”他特别提到自己亲历过2017年曼彻斯特恐袭后的城市创伤:“那时,我看到足球如何帮助人们重拾希望,拜仁会承担同样的责任。”
这一举动被德国《图片报》誉为“教练的典范”,而《南德意志报》则评论道:“孔帕尼在尚未指挥任何比赛前,已证明了其作为精神领袖的价值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孔帕尼还提议将原定用于庆典的50万欧元预算捐赠给受害者家属基金,并获得俱乐部支持。
历史回响:体育与危机的交织
德国足球史上,类似因社会事件调整赛事并非首例,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恐袭事件后,拜仁曾取消多场友谊赛;2016年柏林圣诞市场袭击发生时,多特蒙德与莱比锡的比赛亦推迟举行,此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——它发生在德国体育产业全面复苏的关键节点。
2025年本是德国体育的“黄金之年”:除了拜仁的连冠纪录,德国还将于6月主办欧洲杯,慕尼黑安联球场是揭幕战场馆,袭击发生后,欧足联紧急评估安保方案,但强调赛事不会延期,德国足协主席贝尔恩德·诺伊恩多夫表示:“我们必须证明,民主社会不会因恐惧而停滞。”
拜仁的危机处理也折射出职业体育的社会责任,近年来,欧洲俱乐部日益重视“体育伦理”,从反种族歧视到气候倡议,再到此次的紧急响应,体育社会学家马库斯·迪特里希指出:“拜仁的决策表明,顶级俱乐部已从单纯的商业实体转变为社区符号。”
全球体坛的声援浪潮
孔帕尼与拜仁的举措引发国际体坛广泛响应,皇马、巴萨、曼联等俱乐部均在社交媒体发布“#StandWithMunich”标签;法国球星姆巴佩分享了自己访问慕尼黑时的照片,配文“体育无国界,和平永存”;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·巴赫则称赞拜仁“展现了体育的人性光辉”。
在德甲内部,多特蒙德、勒沃库森等竞争对手也宣布下一轮赛前将为遇难者默哀,多特主帅埃丁·泰尔齐奇表示:“当慕尼黑哭泣,整个德国足球家族都会伸出援手。”这种团结姿态与近年德甲“足球反对仇恨”运动的深化密切相关,自2023年德国通过《体育安全法》修订案后,俱乐部在应对极端事件时已形成制度化协作机制。
未来的挑战:体育能否真正治愈创伤?
尽管体育界的声援令人动容,但现实挑战依然严峻,袭击事件后,德国极右翼政党趁机鼓吹排外政策,而慕尼黑警方确认嫌犯中包括两名寻求庇护者,这一背景使得孔帕尼“体育凝聚多元文化”的倡议更具争议性。
拜仁俱乐部内部人士透露,球队正计划与当地难民组织合作开展青少年足球项目,以行动回应极端主义,但体育评论员沃尔夫冈·施密特也警告:“足球可以短暂弥合伤口,却无法解决深层社会矛盾,俱乐部需避免让体育承担过重的政治负荷。”
无论如何,拜仁的取消庆典与孔帕尼的祈愿已传递出明确信号:在恐怖与暴力面前,体育选择站在生命与尊严的一边,正如孔帕尼在教堂前的结语:“我们不为冠军庆祝,而为那些永远无法回家的人点燃蜡烛,足球场上的胜负终将被遗忘,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永恒不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