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马刺队记,曾凡博打破中国球员刻板印象,更多球探将目光投向中国

2025-09-1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训练馆里,一个身材修长的东方少年正迎着防守干拔跳投,篮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空心入网,场边,几位西装革履的球探不约而同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,这位19岁的中国前锋曾凡博,正在用他的表现改变美国篮球界对中国球员的固有认知。

“他的运动能力和投篮手感令人印象深刻,”马刺队资深跟队记者杰森·古德曼在最新专栏中写道,“曾凡博正在打破那些关于中国球员的刻板印象,他的表现已经引起了联盟多支球队球探部门的密切关注。”

突破刻板印象的中国新星

长期以来,NBA对中国球员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几个标签:高大中锋、移动速度偏慢、技术粗糙但身体条件出众,从姚明到王治郅、巴特尔,再到易建联和周琦,中国球员在NBA的成功案例大多集中在五号位,然而曾凡博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固有印象。

这位年轻的前锋拥有2米11的身高,却具备着小前锋的技术特点,他的投篮手感柔和,三分线外命中率稳定,移动能力出色,甚至能够完成持球突破和面框进攻,在最近举行的夏季联赛中,曾凡博代表步行者队场均贡献12.5分和4.8个篮板,三分命中率高达41.2%。

“人们总是认为中国球员只能打内线,缺乏外线技术和运动能力,”古德曼在文章中写道,“但曾凡博证明了这种观点已经过时,他能够在外线发起进攻,防守多个位置,甚至在某些回合中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爆发力。”

中国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

曾凡博的成功并非偶然,这背后是中国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刻变革,与传统体制下的专业队模式不同,曾凡博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:初中时期加入北京首钢三队,之后通过“雏鹰计划”赴美深造,先后就读于温德米尔高中和点燃队,最后参加NBA选秀。

这条“中美结合”的成长路径,为中国年轻球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,越来越多中国青少年开始注重全面技能培养,而非仅仅依赖身高优势,训练方式的科学化、国际视野的开拓以及对个人技术的精细化打磨,正在成为中国篮球新生代的关键词。

“中国不再仅仅生产7英尺以上的大个子,”一位西部球队的国际球探表示,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技术更加全面、篮球智商更高、适应能力更强的球员,曾凡博就是这种趋势的代表。”

NBA球探视野的转变

曾凡博的表现正在改变NBA球探对中国球员的评估方式,多位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今年有超过15支球队增加了对中国篮球联赛和年轻球员的关注,一些球队甚至考虑在中国设立长期球探据点。

“过去,我们的球探可能只会关注CBA联赛中的明星球员或者那些身高异常突出的年轻人,”某东部球队球员人事主管坦言,“但现在我们会更系统地考察中国的青年赛事,关注那些技术特点符合现代篮球趋势的球员,不论他们的位置如何。”

这种转变部分源于NBA全球化战略的深入,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篮球对“位置模糊化”球员的需求增加,能够防守多个位置、具备外线投篮能力的长人成为联盟的稀缺资源,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产出这类球员提供了可能。

马刺队记,曾凡博打破中国球员刻板印象,更多球探将目光投向中国

中国篮球的新一代

除了曾凡博,还有一批中国年轻球员正在吸引国际目光,上海队的郭昊文、浙江队的余嘉豪、辽宁队的张镇麟等都曾在不同场合展现出NBA级别的潜力,这些球员大多拥有海外训练或比赛经历,技术特点更加符合现代篮球的需求。

“中国球员正在变得多样化,”古德曼在专栏中指出,“你不能再简单地将他们归类为‘下一个姚明’或‘下一个易建联’,每个新出现的球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,这是中国篮球进步的重要标志。”

这种多样性得益于中国篮球近年来推行的多项改革措施,包括CBA联赛的职业化改革、青训体系的优化以及与国外篮球机构的合作深化,越来越多的国际教练和训练师被请到中国,同时也有更多年轻球员获得赴海外训练比赛的机会。

马刺队记,曾凡博打破中国球员刻板印象,更多球探将目光投向中国

挑战与机遇并存

尽管前景乐观,但中国球员通往NBA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,语言和文化障碍、比赛风格的差异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,曾凡博在发展联盟的经历就并非一帆风顺——他经历了伤病、状态起伏和适应过程。

这些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,NBA球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国际市场,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其庞大的篮球市场,使得球队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挖掘中国 talent,成功培养出一位中国球星带来的不仅是竞技上的回报,还有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
“球队现在看待中国球员的角度更加全面,”某球队总经理表示,“我们不仅评估他们的篮球能力,还会考虑他们的市场影响力、商业价值以及能否成为连接中美篮球的桥梁。”

随着曾凡博等新一代中国球员的崛起,NBA与中国篮球的关系正在进入新阶段,更多球队将派出球探常驻中国,更深入地考察CBA联赛和青年赛事,中国年轻球员也将获得更多参加NBA夏季联赛和训练营的机会。

这种双向交流的加深将有利于中国篮球水平的提高,也为NBA带来了新的 talent 来源,一些球队已经开始调整他们的国际球探策略,将中国从“特殊关注区域”提升为“重点考察市场”。

“五年后,我们可能会看到同时有3-4名中国球员在NBA效力,”古德曼预测道,“他们可能来自不同位置,拥有不同技术特点,但共同点是都具备现代篮球所需的全能性,这将彻底改变世界对中国篮球的认知。”

在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训练馆里,曾凡博完成了又一组投篮训练,汗水浸透了他的球衣,但他的眼神依然专注,场边的球探们合上笔记本,互相交换着满意的目光,他们知道,自己正在见证一种变革的开始——中国篮球新纪元的到来。

搜索